遍佈市內各處的最佳歷史建築典範
雖然澳門以沿著路氹金光大道佇立的豪華現代賭場聞名,但這座城市的另一面亦相當值得大家花時間去探索。作為昔日的葡萄牙殖民地,澳門擁有充滿舊日魅力與體現了東西方文化迷人融合的城市景貌。從巴洛克式的大教堂以至明代的寺廟,澳門的歷史地標講述了一個自16世紀以來兩種文化並存共生的繽紛城市故事。
歷史城區
澳門歷史城區於2005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當中擁有超過20座文物建築及公共空間。如果你是第一次前往澳門,那這個地方便不容錯過。議事亭前地是開始探索該區的絕佳起點。這個佔地40,000平方呎的公共步行露天廣場能讓人想起地中海歐洲的廣場景致。廣場坐落在於18世紀興建(雖然以較早時期的風格建造)的議事亭大樓前,此大樓是葡萄牙政府的前行政總部。議事亭前地的東側是仁慈堂,一座建於1569年、旨在幫助貧困人士與病人的天主教慈善機構及醫療診所。另外還有盧家大屋,一座由一位著名商人在1889年興建的中葡風格宏偉古宅。今天,這些地標均成為向公眾開放的博物館。
議事亭前地以北便是市內其中三個最受歡迎的景點。大三巴牌坊是一座前巴洛克式教堂的宏偉前壁遺址。該教堂是17世紀時期由耶穌會士經營的亞洲最大天主教堂之一,現已成為了當地的拍攝熱點。毗鄰的大炮台是一座歐式堡壘,當年旨在保護聖保祿學院的神職人員免受海盜襲擊而建。約建於1569年的舊城牆以名為「chunambo」的土坯製作,那是一種夯土建築物料,以黏土、土壤、沙子、稻草、碎石及蠔殼混合製成。
如果你想買一些傳統葡撻小食或紀念品,可以前往議事亭前地東邊的福隆新街。雖然在清朝時期這裡因充斥妓院與鴉片煙館而臭名昭著,但在今時今日,這條迷人的街道上已佈滿了售賣烘焙食品、小吃及禮品的中式店舖。
崗頂前地
從議事亭前地向南步行一會兒,便可抵達崗頂前地。那是一座位於小山之上、地面以鵝卵石鋪砌的露天廣場。你可以在此找到歷史可追溯至1591年的聖奧斯定堂。這座美麗的教堂擁有色調柔和的外牆及華麗的室內裝潢,由天主教奧斯定會修士建立,現時這裡每年四旬期的第一個週末都會舉行苦難耶穌聖像巡遊儀式。教堂對面是雄偉的玉綠色伯多祿五世劇院,那是中國國內首座的西式劇院。該劇院最初由當地的葡萄牙社群於1860年建造,以紀念當時在位的葡萄牙國王伯多祿五世,後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一度被用作難民收容所。
鄭家大屋
在風順堂區,你可以找到有「文華大屋」之稱的鄭家大屋,它是澳門市內最大的家族宅邸之一,也是清代思想家及改革家鄭觀應的故居,他是中國文學巨著《盛世危言》的作者。此大宅於1869年建造,具有當年典型的廣東庭院民宅風格,當中更採用了受西方建築影響的元素及精美華麗的細節,使其成為了中國殖民時代建築的獨特典範,而鄭觀應亦是在這裡完成其大作。
媽閣廟
風順堂區的另一個景點是媽閣廟,它是一座位於山坡的佛教寺廟,其歷史可以追溯至1488年,遠早於葡萄牙人在此定居的年代。這座寺廟為了奉祀保護漁民的中國海神媽祖而建,相傳澳門這個名字亦可能因它而誕生,因為澳門的英文名字據說就是源於此寺廟所在海灣的中文名稱「媽閣」。此建築群中設有多個供奉著不同中國神明的亭台樓閣,如今吸引了絡繹不絕的信眾及遊客前來參拜、欣賞中國古典建築以及觀賞海景。
東望洋砲台由葡萄牙人於1622年至1638年間建造,以抵禦荷蘭人的入侵,當中有一座小教堂,約在同一時間由菲律賓的克萊爾(Clarist)修女所建設。在1998年,教堂內發現了具有中國及西方圖案的精緻壁畫。而在1860年代增建的燈塔則是中國沿海第一座的西式燈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