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au

情感迸發的個性表達

與2022年度專業大師獎評審對話

邁向第二年,DFS專業大師獎銳意從【曠世珍藏】鑑賞會展出的產品中嘉許最獨一無二、一眼可辨的腕錶及珠寶精品,頒授六大獎項。首先是「小至尊獎」,此獎項表彰零售價值低於US$12,000的最佳性價比時計。以價格作為上限或不太尋常,但對此獎項而言卻是相當合適,因為某些作品在與其他明顯更複雜、堪稱世界級高級腕錶傑作比較時,難免會成為滄海遺珠。

接下來的三個奬項旨在表揚在特定範疇表現卓越的作品,分別為:「工藝」、「創新」及「設計」。在討論今年最巧奪天工的傑作之時,以上三大範疇都不容忽略,因為這些往往是造就一枚腕錶或一件珠寶出類拔萃、在選拔中突圍而出的決定性因素。

壓軸獎項是最高榮譽的「腕錶大師」和「珠寶大師」兩大殊榮,表彰今屆【曠世珍藏】鑑賞會中最出色的腕錶和珠寶。

評審的重任落在評委小組身上,評委小組由與鐘錶及珠寶業界息息相關的行業專家及鑑賞家組成。考慮到每個獎項的入圍作品眾多,加上每件作品均可稱得上是當中的代表作,評審工作絕非易事。在評審過程中,我們請每位評委小組成員討論他們對專業大師獎的看法,以及在進行評審時吸引他們目光的精闢細節。

著名腕錶權威兼收藏家陳楷遜先生今屆再度負責率領評委小組成員,他同時身兼瑞士高級製錶基金會大中華區代表團主席,該組織致力在世界各地弘揚卓越製錶技藝。陳楷遜先生對製錶的技術層面有著淵博的知識,所以當他提及在專業大師獎評審過程中主要考慮情感因素,著實耐人尋味,他表示:「對於珠寶,我認為設計與品質同等重要,但最關鍵的要素是作品能否與我產生情感交流。腕錶也是如此,我會審視其美感,然後是機械層面,如果作品能夠啟迪或觸動情感,我就會考慮歷史因素。」

從事金融業的Lung Lung Thun亦採取了類似的評審方針,她對腕錶的熱愛可見於她在社交媒體的活躍表現,她表示:「我認為優秀的設計可以令一件產品說話並牽動情感。所以首先,我會考慮產品的美感,然後再審視產品是否符合相關獎項的要求。」

即使對於Maggie Henriquez等業界專業人士而言,評審的重點遠遠不單止於技術上的優點。作為百家樂——擁有超過250年歷史的奢侈水晶器具品牌——的首席執行官,她表示:「由製錶師的創作意圖所產生的情感連繫理應是有形的。佩戴腕錶時會直接接觸到皮膚,所以腕錶是高度個人的配飾,需要超越一段回憶、一個時刻、一種連繫。」

Vianney Halter發表了一個有趣的觀點。作為一位著名工匠製表師,這是他第二年擔任專業大師獎評審團成員。對他而言,情感聯繫並非首要考慮,而更關注能在芸芸作品中脫穎而出的腕錶及珠寶單品:「我追求的是原創、自由、異於潮流的珍品。」他補
充道,這兩個行業近年來都在向前發展,並推出了更具針對性、更貼合顧客真正需求的產品。 至於珠寶評審方面,香港富藝斯拍賣行珠寶部門負責人劉詠儒令人意想不到地採取了較為務實的方針,她表示:「設計是重中之中。我會衡量作品是否具備獨特之處,是否與市面上的其他設計類同,或者蘊含有趣的由來或歷史淵源,然後才是珠寶的工藝。」

時尚造型師兼網誌作者崔乘飛曾經與許多業界的頂尖品牌合作,對於她而言,也許著眼於創新較為得宜,她表示:「我會著重設計以至前所未見的複雜性,也會審視物料上的嶄新突破。」這些無疑是近年我們在製錶及珠寶界經常看到的主題,由於我們早已對昔日的經典設計耳熟能詳,所以各品牌都紛紛尋求從經典設計中脫穎而出。

作為一位年資超過20年的鐘錶收藏家,Sean Li亦非常看重創新層面,這某程度上與他擔任《Blackbird Watch Manual》的編輯總監有關,他表示:「身為一名專門報導鐘錶業界資訊的編輯,我一直都密切留意著推出市場的最新鐘錶作品,所以能夠憑藉獨特和新穎之處而脫穎而出的作品,無疑會率先吸引到我的注意。然而,就我個人而言,美感會是重要的評審要素之一,因為美感是最先觸動情感反應的因素。」

在遴選專業大師獎的優勝作品時,每位評委小組成員都無可避免會將個人和專業觀點重疊,而Maggie Henriquez的結論可說是最言簡意賅,她總結:「我們每天都會遇到各種各樣大大小小的選擇,這些選擇展現的是我們的生活與真實的自己。每天選擇的腕錶和珠寶也正是如此。我的一天通常以挑選腕錶和珠寶開始,它們是我表達自身感受和情緒的一種方式。」

需要協助?立即溝通!